前兩天搜素材,看到一個落地頁,覺得很有代表性。在這個落地頁里,商家重點介紹了可以參加以舊換新活動的家電種類,作為信息推廣,它的內容本身很有吸引力,用戶依次看完應該能很快下決定。但是設計者不知道是不是害怕用戶搞不懂怎么操作,在“立刻登記”的按鈕旁邊放了一個閃閃發亮的“查看詳情”。
說實話,這個按鈕很有誘惑力,估計每一個有意向參與活動的用戶準備登記的時候,都會先點開了解一下詳情。他們最初的出發點,應該是想讓這個按鈕給到訪客一些幫助,讓他們更好的了解信息以便參與到活動中來。
那么,最終的結果是不是如商家所想的轉化成功呢?恐怕恰恰相反,正是這個按鈕動搖了訪客想要參加活動的信心。
無獨有偶,一個游戲類的廣告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。落地頁上本來簡單的放一個“立即下載”的按鈕就完事了,老板非要加一個“進入官網”的按鈕,說讓人進去官網看看,可以了解更多啊。
結果就如下圖所示,熱區圖的檢測結果跟老板想的一樣,大部分用戶都會去進入官網按鈕那兒摸一下。但是分析了瀏覽路徑后發現,很多用戶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。
多了一個按鈕后,轉化成本比原先只有一個“立即下載”按鈕時高了一倍,老板頓時欲哭無淚。為什么多了個按鈕轉化會差那么多?
為什么轉化會變差?
因為這個按鈕拐了個彎兒,把用戶引導到了轉化漏斗之外。
原本的理想漏斗步驟是:用戶依次被入口創意、落地頁吸引,下一步就是點擊下載APP或者點擊咨詢注冊,一個轉化完成。但現在多了一個查看詳情或者瀏覽官網的按鈕,就變成了:用戶依次被入口創意、落地頁吸引,然后到官網了解更多,了解完后再找按鈕返回落地頁,再下載APP或點擊咨詢注冊,一個轉化完成。
簡單來說,就是本來1步就能完成的轉化,現在被拆解成了3步。若是用戶能乖乖的按照這3步走倒也罷了,關鍵問題是很多用戶就這樣被帶跑偏了啊。
這也不是個例,有很多類似的信息推廣例子都證明,有時候你以為的錦上添花其實不過也就是畫蛇添足。
為什么用戶會走?
奧卡姆有一個剃刀原理。他說:切勿浪費較多東西,去做那些即使用較少的東西也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。
很多時候,做信息流推廣過程中,我們總想著要給用戶更多,于是在落地頁里塞滿了各種文字,放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和引導按鈕。正常情況下,訪客要買個東西或者做個決定的時候,都會希望了解更多。但是你確定你塞了足夠多的按鈕,填滿了足夠多的文字就是給了他想要的東西么?我覺得這反而加重了他的選擇負擔,阻礙了他快速做出決定。
基于個體受自身思維方式的限制,用戶并不具備辨別多少是多或多少是少的能力,即使你只給到他一部分信息,他也是能做選擇的。而且,相比復雜的信息,越簡單的信息反而越有利于用戶的思考與決策。
回過頭來再看本文一開始舉的兩個案例,不管是“了解詳情”還是“進入官網”,本身都是在給用戶制造麻煩,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路徑。
如果不是老板的畫蛇添足多此一舉,用戶或許早就在感興趣的第一刻就在落地頁上下載、轉化了。為什么不能等用戶報名參加或者下載APP后再引導他們了解你呢?你的KPI到底考核下載APP的數量呢還是查看官網的呢?
用戶怎樣才會留?
一個優秀落地頁的重要特征,就是知道如何保持頁面的簡單化,不管多復雜的內容都以盡量簡潔的形式呈現、交互。
我們可以到大型購物網站的手機端看一看他們對結賬功能的設計。
干凈的頁面下,用戶只有兩個選擇:要么買,要么走。
然而除此之外的頁面都會有各種導購鏈接,比如下圖:
我想,大多數用戶都不會注意到這一點差別——他們為了買件東西,一路過關斬將,在忙著填表單呢。但賣家們心里清楚,如果把這些鏈接放回去,用戶就會點擊,銷售機會也就消失了。在結賬這一環節,不需要告訴用戶與結賬無關的其他任何內容,任何一絲干擾都會導致用戶打消購買的念頭,能刪除的都要刪除。
現在各類電商平臺的注冊過程也是如此。用戶可以直接用第三方賬號登陸,也不需要補充任何個人信息,只有到下單環節才會提示需要填寫收貨人的地址和電話。但如果平臺方急于獲得用戶信息,在注冊環節就要求用戶填寫電話聯系人地址,必然會降低用戶的注冊轉化率,套用奧卡姆剃刀原理,也可以說填寫這部分內容在注冊環節并非必要,既然沒有必要就“勿增實體”。
說了這么多,只是希望大家在設計落地頁的時候,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任務,確認好哪些動作是必須的,哪些在當下的環節是可有可無的,給用戶一個順暢的決策路徑,同時也達到信息推廣的目的。
請立即點擊咨詢我們或撥打咨詢熱線: 18942620423,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。項目經理在線